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3D打印機的價格不但有所下降,其生產的產品也因物美價廉而廣受各方青睞,特別是在產品設計的原型階段與小微制造企業的產品設計階段,3D打印機都能夠發揮作用。
3D打印機正以其成熟的技術、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和適用性成為醫療制造及生產企業產品早期研發階段與產品原型設計階段必不可少的有力助手。而3D打印機所“打印”出來的酷炫產品不僅贏得了市場的青睞,也為節省企業支出贏得了醫療制造企業的喝彩與掌聲。
2006年年初,美敦力公司開始引入3D射頻導管技術,2009年,該公司生產的產品在進軍加拿大的時候接到了加拿大衛生部更為嚴苛的規定,即:定期更新射頻消融技術導管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隨即,美敦力公司就利用3D打印技術把導管的更新后的原型設計方案拿了出來,并順利通過了加拿大衛生部門的隨時抽檢與驗收。
3D打印機為制造業,尤其是醫療器械產品制造企業的產品更新與再設計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對于醫院而言,引進某種產品時,需對產品原型設計進行論證,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則要根據院方的要求對設計方案進行反復修改。3D打印技術可以非常直觀地把各種抽象的概念還原到產品原型設計中去,讓院方可以清楚地看到制造企業的改進方案體現在產品的哪個部位。
不僅如此,3D打印技術還能夠節省醫院對新產品定型后的等待時間。據內業人透露,美國與加拿大很多醫院對于醫療器械,尤其是手術器械的訂單要求極為嚴格,不僅如此,很多醫院往往還在沒有拿到定型后產品的時候,就要求制造企業提供試用產品。對于一臺心臟病手術來講,射頻消融技術的日新月異要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也要隨時對產品的設計進行修正。3D打印機的問世會隨時提供醫院所需的試用產品與設備,而定型后的產品,醫院只需等待4至6周的時間便可拿到。
盡管3D打印機所具有的優勢不容小覷,但3D打印機也非“包打天下”。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一家專門生產智能嬰兒監控器的廠商就遇到了3D打印機所帶來的煩惱。該公司在推出其產品的時候,用3D打印機把原型機“打印”出來提供給客戶,但當數千張訂單紛至沓來的時候,該公司還是轉而用傳統的打印機打印產品的原型,畢竟,監視器只是個屏幕,3D打印機要是按照不同訂單需求提供產品原型設計的話,該公司恐怕要破產了。